过去10年,已有40多亿人次选择“红色旅游”。而在清明假期中,“00后”对于红色旅游预订量同比增幅超630%。可见,红色旅游正悄悄出圈,然后惊艳所有人。近年来,“红色旅游”逐步打破固守模式,与其他“彩色”资源联动,将“创新性发展”观念,贯穿于其规划始末。而进入了新时代语境,拥有了亲民姿态,具备了精神消费氛围的红色旅游,正开始抢抓市场和受众关注的目光。

红色旅游近来广受欢迎,东至上海、嘉兴,西抵延安、遵义,游客希望在穿越时空的体验中,重缅时代之峥嵘。

中国各省市都有许多红色景点,只是越容易接触到的,也越容易被忽视。在你身边的,或许驱车不到一小时就能参观的红色景点,至少有三个以上。但碍于偏见,从前国人对其印象,往往是说教刻板和游玩荒漠。

红色景点大多位于革命老区,有许多自然风光与历史遗址,未受旅游开发冲击。所以,旅行社大多采用“夹带红货”的方式,将红色旅游景点与当地知名旅游地标组合推广。例如“长沙+韶山+黄龙洞+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天门山玻璃栈道+凤凰古城”“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小井红军医院+黄洋界+五龙潭+庐山+美庐别墅双卧”“贵州遵义会址+黄果树瀑布+荔波大小七孔+镇远古城+西江千户苗寨”等跟团游产品。

由此,就串连起了一条与时俱进、寓教于乐,覆盖老中青三代的热门旅游路线。

数据显示,过去10年,已有40多亿人次选择“红色旅游”。

红色旅游正悄悄出圈,然后惊艳所有人。

建党百年,一呼百应

红色旅游正当时

3月28日,开行于四川成都站的“熊猫专列”首发特别纪念版启程,以“重走红色之路”,缓缓驶向革命圣地遵义。随后,这趟特殊的旅游专列,在微博、抖音、B站等社交平台上,引发了热议。

打麻将、唱歌等影音娱设备一应俱全,网友们纷纷评论“这还是我认识的红色旅游吗?”

事实上,“创新性发展”的观念,一直贯穿于红色旅游的规划始末。

自2004年以来,中办、国办先后印发三期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中宣部、文化和旅游部、财政部等相关部门制定发布了包含300处的《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在全国红色旅游工作协调小组的统筹协调下,推出了一大批群众喜闻乐见的红色旅游产品和服务。

今年2月,国务院印发了《新时代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意见》,提出要推动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建设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

“十四五”规划中指出,“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要打造独具魅力的中华文化旅游体验,其中,红色旅游的创新发展有着重大意义”;

因为在思政教育、资源保护和经济带动等方面所表现出的作用,红色旅游日益受到国家层面的重视和肯定。习总书记曾明确要求:“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

目前,据统计,全国不可移动革命文物3.6万多处,文物保护单位革命旧址开放率接近94%,场馆总数超1600家,“十三五”时期平均每年推出革命文物展览4000余个;

东中西部经典红色景区已超过300个,去年红色旅游在国内旅游市场中维持11%以上的市场份额。

2020年我国中央财政支持红色旅游景区建设资金高达60亿元。红色旅游景区在规划、建设、运营过程中,愈发强调注意结合游客需求进行创新发展和提升,研发游客喜爱的产品形态和活动方式。

可见,红色景点游览和革命文物展示展陈已经渐成体系。

随着人民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和相关项目建设的不断推进,红色旅游的市场热度将持续升温。恰逢我国建党100周年,红色旅游已然为今年出游的主旋律定下基调。

市场扩大化,受众年轻化

星火何以燎原?

全国红色旅游资源的不断扩充,使得越来越多的革命历史正在与人们的精神生活相接。单从2014年到2019年,每年参加红色旅游的人次,就从1.4亿增长到了14.1亿。

据《2021清明及“五一”假期红色旅游报告》,关注度较高的红色旅游目的地中,排名第一的是遵义(遵义会议遗址,长征历史),紧随其后的是古田(古田会议)、上海(中共一大会址)、嘉兴(嘉兴南湖革命纪念馆)、平山(西柏坡景区)等。

许多红色景点成为人们出游的新晋打卡地。几乎每个人的朋友圈里,都有好友晒过橘子洲头的伟人塑像。

红色旅游,正在逐渐开辟它独有的“网红化”之路。

《报告》中另一组更值得关注的数据是红色旅游客群的变化。“年轻化”趋势最为抢眼,其中“00后”客群的增速最快,同比增幅超过630%。飞猪平台上,“95后”和“00后”游客占比近50%。

从市场扩大化、受众年轻化的现象去分析,在红色旅游星火燎原的背后,主要有两大推动因素:

一方面是需求侧被激活,历年来的红色经典影视作品唤醒了人们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而红色旅游景区就是这种情怀的最佳抒发地。

以去年8月的抗战电影代表作《八佰》为例,其历史背景发生地——上海四行仓库抗战纪念馆,随着影片的热映迎来了超以往两倍的客流量,景区不得不实行参观预约制和限流制,每天仅开放2500多个名额。显然,相关题材影视佳作的引流效果,远超大家的想象。

另一方面是供给侧更完善,一些超大型红色文旅项目,在革命老区加速落地。

2019年4月,中国首个红色主题万达城在延安启动,项目占地128公顷,总投资120亿元;集爱国主义教育、民俗文化体验、旅游休闲度假于一体,预计今年6月开业。

这个相当于故宫近两倍,可以远眺宝塔山的红色文旅项目,涵盖红色小镇、军事乐园、冰雪乐园、红色剧场等内容,组成了一个庞大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此外,文化和旅游部还以“重温红色历史、传承奋斗精神”“走近大国重器、感受中国力量”“体验美丽乡村、助力乡村振兴”三大主题为要旨,正在遴选各地上报推介的“建党百年百条精品红色旅游线路”。

为大家整理了全国部分省市已经推出的红色旅游线路,如下表:

据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李群介绍:“建党百年百条精品红色旅游线路,意在让广大游客深刻感受红色文化魅力和革命精神力量;依托丰富的红色资源建成了一批批红色旅游景区,红色旅游品牌矩阵日臻完善,红色文化焕发时代光芒。”

尽管红色旅游产品逐步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但由于我国红色文化资源分布较为零散,所处地区经济起步较晚,智慧化程度不高,所以,部分旅游目的地对景区运营的驾驭能力依然十分有限。

因而,为了缓解红色景区各自为营的模式以及闭塞陈旧的现状,当前红色旅游的发展,应该与乡村振兴、生态旅游等领域凝聚,形成一股合力,共同开拓更具想象力和影响力的市场空间。

“红色”感召市场,“绿色”拓展市场

“彩色模式”更接地气

过去十年,国内红色旅游大多打出的是传统游览型产品组合牌,各景区几乎都是纪念碑、故居与纪念馆构成,市场同质化问题非常严重;观光内容也大多为静态陈列和多媒体展示。旅游者在参观过程中无法与红色内涵产生共鸣。

纵观世界其他国家的经典“红色旅游”景区,留给游客深刻印象的,绝不止于历史遗址。如法国诺曼底地区的青翠牧场和深蓝大海,吸引了无数游客神往;

还有“美国国立二战博物馆”,被誉为重新定义历史博物馆体验的领导者。它利用技术讲述二战历史,以多媒体影音、互动式空间、场景复原等手段设计沉浸式游览,被全球排名第一的旅游评论网站列为美国第四、世界第十一受欢迎的博物馆。

诚然,国内红色文化资源的现实转化和开发,还需做出不小的突破和尝试。红色旅游的充分发展,需要完成从“自有”向“自觉”的转变。

要塑造更多红色旅游资源和红色文化IP,在于特色内容的精炼和产品结构的丰富。当下,国内不少红色旅游目的地正在围绕革命遗址与纪念馆观光,尝试启用“红色+彩色”模式,整合协调区域内其他资源,差异化运营景区品牌。

与绿色生态的有机联动,将重新定义红色旅游的战略方向。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半条被子”故事发生地——湖南汝城县沙洲村,近年来以“红色文旅 绿色产业 古色瑶乡”宜居宜业宜游的模式为发展主力,并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政策深度融合,有效推动了当地民生改善,助力贫困县脱贫摘帽。

“红色旅游满足了人民出门旅游的需求,也满足了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的需要,还带动了革命老区的经济发展。”中央宣传部副部长、文化和旅游部部长胡和平举例,“比如说西柏坡所在的河北省平山县,依托红色旅游发展农家乐、采摘园、旅游商店等,解决了8万多人就业,增加了群众收入。

” 与“日常底色”的和谐叠加,加深了红色旅游与人们美好生活的紧密联系。在武汉的红色景区、博物馆、纪念馆等地,合唱快闪、史诗朗诵、文艺演出等主题活动的举办,吸引了不少市民群众;而角色扮演、沉浸式等创新体验模式,则成为了Z世代游客的新选择。

与黑色科技的活化应用,赋予了红色旅游别样的数字魅力。陕西旅游集团《延安保育院》推出的历史舞台剧,以及北京朝阳艺术馆中的《“五里桥谈判”沉浸式情景体验课堂》,借助技术元素打破时空限制,以沉浸式全息影像和情景体验,带领观众“重返”历史现场,让红色文化“活过来、动起来”。

结语

显然,红色旅游正逐渐走出固守的困境,将“文化共振”的主动权,再次交回到大众手中。实际上,只有当红色旅游进入了新的时代语境,拥有了亲民的姿态,具备了精神消费的氛围,才能吸引到市场和受众关注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