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沉浸式”包罗万象,成为热词。沉浸式景区不仅局限于“我来过”而已,更是让游客对景区有“沉浸式”体验, 不仅是看到了,而是体验到、感受到、动真情了。通过文化IP的挖掘,加上AR、VR、MR等科技应用,再加上虚实结合的空间营造,打造出沉浸式环境,让人体验到感官的震撼和思维的认同。放眼国内,“沉浸式体验”几乎覆盖文旅新兴消费的所用领域,正成为文旅产业的“下一个风口”。
近期,全景沉浸的视听文化盛宴《无上龙门》,一直雄踞河南旅游热搜榜前列,至今仍位于洛阳市游乐园种草榜榜首,经营数据远超出预期。自春节开放后,此游乐园日平均接待2000人,日均收入6.5万元人民币,高峰期更是达到12万元人民币,已然成为洛阳城市文旅新地标。
《无上龙门》采用沉浸式全息天幕技术,紧扣龙门石窟文化背景和历史线索,从龙的图腾开始,随着齿轮转动,沿着历史长河行进在大禹、战国、北魏、隋唐时期,最后回到现代的龙门石窟景区。过程中巧妙地将鱼跃龙门、伊阙大战、石窟开凿、神都洛阳、武则天明堂、飞天牡丹、白居易诗词等具有显著时代符号和文化特质的场景穿插其中。恢弘大气的场景,动感流畅的运镜,极致多彩的画面,恰到好处的音乐,共同奉上一场让游客尖叫的奇幻之旅。
《无上龙门》采用裸眼5D技术,虽然占地只有1000多平米,但最大容纳能力有200人,12分钟一场,具有投资成本低、运行成本低、游客承载量大、场次密度高等特点,搭配追求产品极致的感官体验,非常符合年轻一代“颜值即正义、悦己体验、九宫格和小红书更新晒生活”的文旅消费诉求,使其成为风头一时盖过龙门石窟的网红打卡地。
除了景区,越来越多文化机构与企业也加入了沉浸式场景搭建中。在前不久公布的第11届艾蒂亚奖评选当中,大运河博物馆就荣膺“最佳历史文化旅游项目奖”。而馆内运用NEC投影机打造的沉浸式数字展厅,更是通过震撼双眼的影像,为游客留下了一段难忘的运河文化记忆。
在以展现运河文化为主题的“河之恋”数字化专题展厅当中,NEC激光工程投影机所打造的360度超高分辨率画面让不少游客流连忘返。展厅内“水”、“运”、“诗”、“画”四个篇章的影像画面,向游客传递出运河文化的风韵与特质。450平方米的展厅以无隔断的环形布局将游客环绕其中,超大的沉浸式CAVE空间带来视觉上强烈的沉浸感与冲击力。
可以说各地开始掘金“沉浸式”,那么在建设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什么呢?
1
因地制宜地建设沉浸式项目
现阶段,沉浸式文旅的入局者正变得越来越多,火热之下,难免有盲从性。因此,企业更要保持头脑清晰,因地制宜地打造沉浸式项目,在做到区他性的基础上,降低投资成本。
以洛阳《无上龙门》为例,体验馆紧邻龙门石窟,没有修建专门的场馆,利用龙门古镇原有的建筑,大幅度降低成本,室内跨度21米、挑高12米,最大化利用了原有建筑的空间。
《无上龙门》在一个多月的开业时间内,抖音地标收藏3.8万,抖音门票预订达10000人,最重要的是拥有了 “本命BGM”:“中国文明城市洛阳提醒您,下一站龙门站。”据了解,《无上龙门》的运营成本极低,业类人士预测,按照目前的趋势,预测1年之内即可收回全部投资成本。
2
推进技术和艺术高度融合
沉浸式产业的发展要将文化IP的挖掘、体验和价值转化作为核心,防止单纯秀科技、秀声光电而忽略文化内涵及价值体现。尤其在文旅景区“去门票”趋势下,对于消费者来说,内容和体验性至关重要。因此,除了精彩绝伦的技术支持外,还要立足于文化植入,着重于打造“沉浸式”精品IP。
中国大运河沉浸式博物馆用新技术活化千年历史文物,重塑大型沉浸式古代场景。设计“知识展示+密室逃脱”的互动体验,让观众在游戏的乐趣中获得个性化的文化教育体验;打造360°多媒体循环剧场,让观众在多维的空间中全面感知文化生命力;独创“三维版画”数字媒体语言,通过多视角的递进体验,营造“人在画中游”的沉浸式体验。
作为一种全新的经济业态,当前国内沉浸式技术与产业发展迅速,已出现30多种沉浸式新业态和产品,几乎覆盖了文化旅游新兴消费的所有领域。沉浸式产业代表了国内体验经济的进一步崛起和文化产业的消费升级,也为文旅融合发展提供了新方向。